-
成语详解丨镜花水月
读音:jìng huā shuǐ yuè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譬则镜花水月;体格声调;水与镜也;兴象风神;月与花也。必水澄镜朗;然后花月宛然。”
例句:恽代英《关于政治运动的八问题》:“在革命成功以前,都有人笑‘想革命成功,只是镜花水月的梦想’的!”
景点:勾山樵舍
释义:镜子里的花;水中的月亮。比喻可望而不可即的虚幻景象,也比喻诗文空灵不着痕迹的风格意境。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典故:清·陈端生《再生缘》:“设或无缘,不能一见,岂非镜花水月,终须所望么?”
点评:《再生缘》是清朝中叶“弹词”最优秀的长篇弹词作品,作者是杭州才女陈端生,家住杭州南山路勾山里,柳浪闻莺正对门,至今尚存“勾山樵舍”遗址。
关于“镜花水月”的成语故事
镜花水月,镜中花与水中月,指意境不可以形迹求。比喻空幻飘渺。《说岳全传》第六一回:“阿弥陀佛,为人在世,原是镜花水月。”《白雪遗音·玉蜻蜓·游庵》:“我和你镜花水月闲消遣,何必名贤胜地逢。”
成语出处:
唐·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
相关唐诗:
镜花
唐 吴均
镜中美女人如玉,
子瑜笑咏随风去。
弱冠同怀闻者怜,
智者归福终不虚。
镜花水月是什么意思(比喻可望而不可即的虚幻景象)
时间:2023年09月18日 14:19 | 来源:西安社保查询网 | 阅读量:10